为全面加强货运车辆交通管理工作,有力打击货车采取故意遮挡号牌,加装强光灯等逃避科技治超检测的违法行为,巩固提升科技治超工作成效,漳州市交警支队主动联合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开展为期1个月的重中型货车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取得良好成效。 行动开展前,漳州市货车涉嫌超限率2.23%,货车未能识别号牌占超限总车辆数78.26%,体现为“双高”特征,即“超限率高”、“未识别号牌占比高”。自9月9日公安交警、交通综合执法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来,相关违法数据断崖式下降。货车违法超限运输方面:截至9月26日,全市共动态检测货运车辆1977185辆次,其中超限20%以上货车7950辆次,超限率为0.41%,对比行动开展前超限率2.23%减少1.82%。货车未识别号牌方面:截至9月26日,全市38个科技治超点位共监测未识别号牌货车1208辆次,日均67辆次,对比行动开展前日均1760辆次降低96.2%。其中,32个点位未识别号牌车辆数已实现动态清零,余下点位也保持低位。 精心谋划部署,推动整治落地见效 市交警支队联合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每季度召开联合治超联席会,总结分析联合治超存在问题,优化工作措施,为切实推动科技治超工作进展,市治超办抽调市交警支队、交通综合执法支队人员组成货运车辆号牌联合整治小组,深入台商、龙海、漳浦、云霄、东山、诏安等地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并实地调研各地货车通行情况,并在台商交警大队就货车翻转号牌逃避科技治超设备检测的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进行现场办公,指导台商交警大队通过违法图片“二次识别”,还原车辆信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为进一步提升漳州市货运车辆管理水平,8月份市交警支队秩序大队前往厦门、泉州、龙岩学习货运车辆管理经验。9月初,市交警支队主动联合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制定货车违法行为联合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并组织全市公安交警、交通综合执法部门召开视频推进会,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推动联合整治行动落地见效。 广泛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整治氛围 9月4日,市交警支队、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分别发布联合整治通告。各地公安交警、交通执法深入辖区矿山、钢铁、水泥、砂石“四类场站”,港口、铁路货运、大型物流园区、大宗货物集散地“四类企业”等源头单位及重中型货车停车休息区、停放区等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同时各地公安交警、交通执法部门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货车各类重点违法的危害和后果,持续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宣传,营造浓厚的严管氛围。 驻点联合执法,严管严控路面秩序 自9月9日起,全市38个科技治超点实行24小时(三班倒)驻点联合执法,各点均由一名公安交警、交通执法部门领导挂钩,有力保障行动高效工作。行动中,对货车途经车辆路面动态检测技术监控路段涉嫌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规定的由公安交管部门依法处理;对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的按照《省治超条例》及交通公安联合治超工作流程相关规定依法处理;对查实的违法超限超载案件依法开展溯源倒查;对扰乱治超执法秩序情节严重、符合行政拘留情形的依法予以办理行政拘留,形成严查、严处、严纠的治超高压态势。 实时研判督促,科学调整勤务安排 行动期间,市交警支队、交通综合执法支队每日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各执勤点人员到岗到位及履职情况进行视频巡查,同时市交通执法支队监控指挥中心每日收集汇总全市科技治超点位异常过车信息,并将前一日异常过车信息和违法超限超载情况通报各县(区)交通执法、公安交警部门,各地根据异常过车信息情况,进一步优化勤务安排,强化执法管控力度。 建立长效机制,常态管控货车违法 各地公安交警、交通执法部门将建立长效协作机制,每周安排不少于1次的24小时驻点联合执法行动,不断巩固科技治超工作成效。市交通执法部门将持续监测、统计、分析全市各科技治超点异常过车情况,并实时通报,对于异常过车数据上升严重的,市交警支队、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将联合开展挂牌督办。同时,针对监测的异常过车具体信息,各地交警部门将对车辆进行二次识别,还原车辆真实信息,按照“一案一查”要求,部署勤务进行精准查处打击,对符合违反机动车号牌管理相关规定的,按非现场违法录入公安交通管理应用平台。 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公安交警、交通执法部门共联合查处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运输658起、故意遮挡机动车号牌85起、无牌无证6起、伪造变造机动车号牌1起、污损机动车号牌10起、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12起、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2起、非法加装强光灯82起、违反禁止标线行驶1020起,行动取得良好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