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福建交警 > 八闽风采 > 正文
分享到微信
南平公安交警这一年丨深耕七大领域,书写平安答卷
2024-12-31 来源:南平交警 责任编辑:翁莉

前 言

大道为弦,车流作韵。回望2024,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聚焦深化市局党委“六大建设”要求,坚持以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为主线,统筹道安管理提效行动等专项治理,狠抓措施落实、质效提升和工作创新,全市道安形势平稳向好,道路交通综合治理质效不断提升。

image.png

2024年以来,农村道路城市化管理、道路隐患“微治理”“两校两堂”精准宣传劝阻、“县区主管、乡镇主责、村居主防”县域道安治理、采茶季交通管理、电动自行车管理等经验做法被省上推介,打造农村道安平安样板被省台“您好110”专题播出,公安交管业务中心大楼于6月27日顺利完成搬迁启用。

合力推进道安综合治理  

image.png

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安全生产并重点部署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推动落实各地党委政府安全主体责任。市局党委谋划推进道安管理提效行动,下沉10个县(市、区)实地察看道安工作,并下发问题督办通知,全程跟踪问效抓落实。

做优顶层设计。推动道安办例会、通报、约谈等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落实,出台《南平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评估办法(暂行)》等指导性文件,开展季度道安综合治理评估通报,并在建阳、浦城试点“工程车辆盲区主动安全系统”应用。

用好三大平台。下发警示督办函23份,挂牌整治3个县(市)、5个乡镇(街道);开展深度调查40起,推动落实对违法企业或法人实施处罚,危险作业刑事立案12人,对安全管理不到位的3个管理部门进行约谈。

全力排查整治风险隐患

image.png

深化隐患治理。推动完成6处部交管局、省厅交警总队督办重点隐患治理项目,33处列入省、市两级为民办实事重点道路隐患整治工作,131所中小学校园周边及内部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及交通组织提升完善、2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创新完成879处道路隐患“微治理”。

强化问题整改。组织开展采茶季、重点高风险运输企业、半年道安工作、冬季行动等“全覆盖”“穿透式”巡检指导,共排查整改各类隐患230余起;推动辖区10家货运企业160余辆货车加装防疲劳驾驶交通智能系统和安全提示辅助设备;对17个路口施划右转路口“盲区”标识,施划39处摩托车前置待转区。

聚力源头监管。大型公路客车、大型旅游客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营转非”大客车检验率、注销率均达100%,重型货车、挂车、面包车检验率、注销率达95%以上;联合集中约谈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问题突出货运企业250余家;发现并上报违规产品110多起,暂停采信检测数据机构11家,严格机动车检验监管。

强力提高路面管控效能  

image.png

织密全域巡查防控网。优化升级“全警管交通”,常态坚持“全警支援交警、城市支援农村、机关支援一线”的“平战”支援机制,机关警力常态下沉建瓯、建阳和浦城、武夷山等重点县(市、区)开展帮扶,最大程度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

发起打击整治攻坚战。波次推进“守护八闽·坚盾行动”“夏季行动”“道安管理提效行动”、冬季交通事故预防等重点专项整治,持续加大酒醉驾等综合治理。全市头盔佩戴率、农村派出所查处严重交通违法总量和占比均居全省前列。

打好农村道安组合拳。出台《深化农村道路城市化管理八条措施》和《进一步加强交通劝导员队伍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专业力量和辅助力量协同发展。开发“交警伙伴云”小程序,全省创新实施农村三轮车分色挂牌管理和面包车网格化管理。

加力升级交管数智中心  

image.png

大力推进前端系统建设。完成南平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搬迁建设,以交通运行态势数据信息为主线,以数据可视化技术为载体,建设“一图指挥”交通指挥平台,推动48个乡镇完成330余套带有违法识别功能交通技术监控设备配备,公安交管科技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不断强化中端数据归集。汇聚交通警情、交通违法、事故信息、卡口视频、过车数据、警力资源等公安交管全项数据资源,共享实时路况信息、天气等数据20多万条,完成与交通运输厅数据的全息无缝对接。

切实做好末端实战应用。创新分析研判技战法,拦截查处重点隐患车辆600余辆,运用集成指挥平台分析研判布控查缉违法车辆1000多起;下发《研判预警》32期;全省先行试点运用“云哨”系统,对9类涉嫌违法车辆,3类隐患路段实时通行车辆和15类高风险运行规律车辆驾驶人实现语音提示。

着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image.png

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推进 “网上办”“就近办”,入驻省网办事大厅事项行政许可事项共25项,推广轻微交通事故线上视频快处,全年线上快处占比达65.28%;南平市12123语音服务热线满意率达99.4%,共审核全市货车通行码4.2万余条。

持续拓展延伸服务触角。推广设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84家;推进全市摩托车销售企业实行三轮摩托车带牌销售业务;推动辖区5个县市摩托车考试实行“一日通考”模式;实现汽车类驾考学员的报名、审核、考试、领证、建档全流程电子化管理;推动辖区4县市建设24小时自助车管所;与顺丰快递开展合作,拓展快递合作企业。

全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超序时推动完成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电警布设、统一标志标牌增设、环线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救援、小环线分流等机制建设;持续保持中心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力度不减,增设路口信号灯8处,调整优化路口信号灯86处,建成城市主干道绿波带8条,推动武夷新区完善高新园区标志标牌、监控系统、隔离护栏等交通配套设施建设。

大力传播文明交通理念

image.png

持续开展大宣传。建成“两校两堂”宣教示范点86个,完善和更新全市131所中小学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栏;在“朱子卡通漫画”、松溪版画、浦城剪纸等融合交通元素,创新一批具有当地特色主题活动和作品;开展“美丽乡村行”“一盔一带”“酒驾整治”等主题宣传活动,覆盖人群超50余万人次。

持续开展大教育。分类制作60余个警示教育视频;推广老年人学习交通安全积分有奖机制,组建10支宣讲小分队和方言宣讲队走进国省道沿线村庄;“南平交警交通安全文明教育”线上宣教平台覆盖全市电动自行车销售点(含乡镇销售点),线上平台学习达11万人次。

持续开展大曝光。持续开展“曝光行动”,转发客货运典型案例至全市辖区的客货运公司驾驶人群。拍摄制作学生“鬼探头”警示教育视频,在央视频道、公安部全国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直播课刊播;建阳交警、刑警联合侦破典型案例纪录片被中央电视台《天网》栏目播出,实现“曝光一起、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奋力提升全警能力素质

image.png

强化政治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统筹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进历史纪念馆、展示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先后开展“深学廖俊波‘三争’做表率”实践活动,参加十公里野外拉练和“包饺子话家常”活动,与建阳区水吉镇玉瑶村开展“齐心共耕希望田”结对帮扶、撂荒耕种等沉浸式体验,不断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强化能力提升。成立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展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出台《办理“飙车炸街”类、公安交通管理领域危险作业罪违法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等,加强执法监管。同时,大力实施“素质强警工程”,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全警练兵、交警大讲堂,举办全市公安交警业务技能竞赛,推进提升队伍能力素质。

强化正风肃纪。推进公安交管业务窗口非法中介集中整治,定期开展队伍风险隐患评估、思想状况分析、家庭助廉分享会、一周一警示、酒精测试抽查、“强作风、严纪律、促规范、树形象”专项教育整顿等活动,制定出台《公安交管日常工作七不准》等规章制度,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