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福建交警 > 八闽风采 > 正文
分享到微信
三明交警发布春运“两公布一提示”
2025-01-10 来源:三明交警 责任编辑:翁莉

2025年春运从1月14日开始至2月22日结束。全市公安交警部门提前介入,科学分析研判,全力保障全市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请广大交通参与者出行前及时关注各地相关天气、路况等信息、资讯,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谨慎驾驶,平安出行。

春运提示

一、近三年春运期间交通事故情况

县、乡道及省道事故易发,摩托车、小型客车是事故主要车型,车辆与行人事故多发,驾龄3年以下及驾龄5至12年的驾驶人事故多发,11时至15时及18时至22时是事故易发时段,未按规定让行、违法会车、违法超车、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和违反交通信号指示、行人不按规定横过机动车道是引发事故的主要交通违法行为。

01春运期间主要国、省道危险路段、事故易发点段

f2cdea323274a9d7679dfcf5104da556.png

二、2025年春运期间交通流预判

1.全市道路旅客运输量将有所上升。受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春节假期延长等因素影响,今年我省春运期间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有望创历史新高,自驾出行比例保持高位;能源物资、民生物资需求旺盛,学生流、务工流、返乡流叠加,客货混行更加突出。今年春运期间,预计我市客运流量比往年将有所上升,群众出行将有所反弹,出行旅游需求有所增大。

2.道路流量存在不确定性。受特殊因素影响,群众过节返乡时间将出现变化,道路流量存在不确定性。预计节前道路流量相对分散,节后返程较为集中。同时,私家车自驾出行偏好将持续增加,局部地区、个别时段集中出行的人车流动依然密集,交通安全管理压力增大。

3.恶劣气候因素影响可能加大。春运期间,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不利因素对交通安全管理的影响可能加大,尤其是夜间凌晨时段,我市高海拔山区道路可能出现冰冻、雨雪、团雾等恶劣环境因素,给交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4.景区周边道路安全风险增大。春节期间,本地游、周边游等中短途旅游可能仍是主流,永安桃源洞、泰宁金湖、尤溪侠天下、将乐玉华洞、建宁金铙山、宁化天鹅洞等景区以及各地农家乐、露天农庄等休闲景点周边道路将迎来客流高峰,相关道路安全风险增大。

5.农村交通安全形势仍然严峻。我市农村公路大多为山区道路,道路等级较低。春运期间,随着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人车增多,交通安全风险增大,酒后驾驶、无证驾驶、超员、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增多,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02春运期间主要国、省道易拥堵路段

03feb248029f51a130f76a3b0753be2d.png

03春运期间易结冰路段、大雾路段

bbe2a723962c09342f5db3450eed7bc5.png

交警提示

1.春运期间,人流车流集中,驾车出行前请及时关注和查询交通路况信息,提前安排好出行线路,尽量错峰出行。当道路发生交通拥堵时,请耐心等候,依次排队通行,切莫加塞抢行,以免延长拥堵时间。

2.驾车行经事故多发路段,请注意观察道路交通情况,集中精力,谨慎驾驶,保持安全距离,减速慢行,不要随意变道,不要强超强会,以防发生危险。

3.春运期间,高海拔山区道路午夜至早晨时段易出现结冰、团雾,请过往车辆及时开启前后雾灯、示廓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低速行驶,保持横、纵向安全间距,避免紧急制动、紧急转向,以防侧滑、失控。

4.饮酒会导致驾驶人视物不清、判断失准、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控制能力下降。春节期间,亲朋聚会、婚庆典礼等活动较多,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幸福,请牢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5.微、小型面包车安全配置低、车身稳定性差,驾驶微、小型面包车请不要超过核载人数载运乘客;行经山区长下坡路段,要提前变换低速档位行驶,切勿空挡滑行。

6.不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其适应到熟悉都有一个过程,驾驶不同类型汽车时,用车前请务必熟悉车况,熟练挂档、制动、驻车等操作,确保行车安全。

7.汽车安全带是保护您的生命带!遇突发险情,规范使用安全带可以有效减少事故伤害。请广大驾驶人在系好安全带的同时,提醒乘客全程规范使用安全带。

8.驾乘摩托车请规范配戴安全头盔,不要驾驶无牌照摩托车,切勿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员载客、超速行驶、随意变道、追逐竞驶。

9.切勿疲劳驾驶、带病驾驶、服药后驾驶,驾车出行请保证睡眠充足,合理安排行程,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开习惯睡眠时间出行,白天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夜间连续驾驶不超过2小时,每次停车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

10.切勿分心驾驶,驾驶过程中避免使用手机接打电话、收发微信、短信等,避免抽烟、吃东西、喝水或与乘车人进行复杂、情绪激动的对话等。

11.驾车出行发生车辆故障或事故时,请及时做到“车靠边、快警示、人撤离、即报警”。

12.请选择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主动养成低碳、健康、绿色、环保的出行习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健康文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