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时光回溯,2024年莆田交警锚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目标任务,道路顽疾做“减法”,精细管理做“加法”,服务效能做“乘法”,安全隐患做“除法”,严管重处交通违法行为,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为集中展示2024年以来县区交管工作亮点和成效,我们特别推出“交通管理工作亮点系列”专栏,聚焦科技赋能、精细化管理、便民服务、事故预防等多个领域,向人民交卷,请人民检阅。今日推出第3期--《莆田交警成效系列之三:城厢交警用创新破局,加固道路安全网》 2024年,城厢交警紧紧围绕事故预防和疏堵保畅两大核心任务,积极探索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事故预防方面,创新推出“百米分析法”,系统推进道路隐患综合整治,预防交通事故发生,营造了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同时,在疏堵保畅方面,城厢交警也积极创新,通过启用全市首条“潮汐车道”,有效提升了学校周边整体通行效率。 创新推出“百米分析法”助力事故预防 华亭镇地处城乡接合部,324国道穿村过镇、横贯全域,人流车流量大,交通状况复杂。2023年,因道路交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较为薄弱,华亭镇交通事故频发,成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痛点。 城厢交警把华亭镇境内的324、356国道作为试点,探索“百米分析法”系统推进道路隐患综合整治,道路隐患明显减少,通行秩序明显好转。2024年,道路交通事故同比起数下降36.67%、死亡下降60%、受伤下降54.84%。 01 分段走访、精确摸排 建立一个“信息库” ▲国道百米情况分析表 依托勤务中队等级评定工作,结合路长制和民警包片排查道路隐患制度,华亭镇将324国道、356国道以百米为单位分段,每百米定人开展“地毯式”排查。通过复盘分析、事故研判、实地走访、群众反映等方式全方位、全时空、全领域查找“六要素”(即路面违法分布、事故复盘分析问题、交通设施、路灯照明、交叉路口、沿线重点单位)交通隐患。登记造册,建立“信息库”,形成“道路隐患治理一张图”,实现324、356国道(华亭段)交通现状一表掌握,为分类分级开展隐患治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变碎片化整治为系统化治理。 02 分色赋码、精准整治 织密一张“安全网” “百米分析法”采用“三色码”分类治理隐患,为“六要素”中存在的每一个隐患问题赋“红黄蓝”三色码。红色码是需立即整改的隐患,黄色码是须限期整改的隐患,蓝色码是可缓期整改的隐患。 目前324、356国道已赋红码80处、黄码27处、蓝码2处,通过抓住隐患问题的轻重缓急程度,“三色码”分类管理可以有的放矢进行整改,避免了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过程中顾此失彼的情况,是治理隐患行之有效的方法。 ▲支队领导带队走访324国道沿线隐患点和重点单位 对分别赋“红黄蓝”码的隐患问题,城厢交警借助道安平台,及时汇报、抄告相关单位,逐一归口村居、镇道安办、区道安办等牵头整治主体。 对较为复杂的隐患,城厢交警会邀请交警支队科设部门和道路交通设施施工单位现场走访,结合属地村居、企业的具体需求,设计整改优化方案,明确整改期限,保障整改资金,督促相关部门加快施工进度,清单化、项目化、层级化推进隐患整改落实。 03 分析溯源、精密防控 筑牢一道“防火墙” ▲民警对护栏缺口进行排查登记 “百米分析法”将百米情况分析表与近五年道路交通事故复盘情况进行数据碰撞,查找隐患存在的主客观因素,有的放矢开展隐患治理。 “针对缺口设计不合理的客观原因,我们联合交通运输、交警支队科设等部门重新规划全线护栏开口;针对沿线居民自行打开缺口的主观原因,我们在充分考虑居民出行需求上调整缺口,联合镇村干部深入村居,以案说法开展横穿事故警示教育,消除村民的抵触心理,根除风险隐患。” 对已整改的隐患,城厢交警按照逐日巡查一周、逐周巡查一月、逐月巡查一年的频率,持续开展“回头看”,提升整改实效。 04 分层压责、精细管理 形成一项“长机制” ▲执勤人员对群众显见性违法进行劝导 ▲民警深入包片村居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为确保“百米分析法”落地见效,城厢交警实行分段包片责任制度。各百米路段由属地村居作为第一责任人,对各类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治,落实上路劝导和宣传工作,华亭镇道安办不定时进行巡逻和督导检查。 属地交警中队民警结合路长制、勤务中队等级评定工作,对各百米路段隐患治理进行挂钩帮扶,定期联合排查所属包片段道路隐患、打击显见性违法,配合并指导包片村居交通劝导和宣传工作。 同时,实行晾晒通报制度,将道路交通隐患治理工作纳入镇道安办考核重要内容,对工作情况进行月度考核、季度评奖、年度表彰。将属地劝导员在岗履职情况与劝导补助挂钩,实时晾晒、定期通报,压实属地村居主体责任,驱动镇、村一级抓一级,将责任落实落地落到位。 启用全市首条“潮汐车道” 缓解高峰拥堵 筱塘小学位于城厢区学园路,全校共有师生2970人,又因地处城区主干道,人车流量大,交通状况复杂,为保障学校周边道路畅通,确保家长和学生们的出行安全,城厢交警积极联合学校、相关部门按照“一校一策”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启用全市首条“潮汐车道”,有效缓解了高峰期学校一侧道路不足的问题,提高了通行效率。 ▲启动全市首条“潮汐车道” ▲交通指示牌 城厢交警针对筱塘小学周边交通拥堵难题,启用全市首条“潮汐车道”。大队在深入调研该路段交通流量规律后,精准施策,在筱塘小学门口合理开口,并在出入口和沿途处设置明显的交通标识、交通指示牌,引导驾驶员正确选择行驶车道。 ▲媒体报道推广 结合错峰上下学措施,双向发力,切实解决了该路段拥堵问题,收获了群众的广泛好评,相关做法也被《午间新时空》和莆田电视台报道推广。 |